分支机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重庆苏州
行业外语翻译
合同金融机电化学法律
简历标书机械生物图书
影视财务建筑医学物流
电力广告保险汽车电子
工程口译网站配音化工
石油科技翻译陪同论文
通讯冶金纺织能源地质

专项翻译

本地化服务

多语种商业信息

口译&同传

行业外语翻译
英语 日语 西班牙语
德语 俄语 意大利语
韩语 荷兰语 葡萄牙语
法语 罗马尼亚语 泰语
马来语 土耳其语 印尼语
塞尔维亚语 缅甸语 希腊语
挪威语 希伯莱语 越南语
阿拉伯语 瑞典语 波兰
芬兰语 丹麦语 捷克语
匈牙利语 塞尔维亚语

北京翻译公司当前位置:翻译公司|上海翻译公司|北京翻译公司提供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晋城文化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辖城区、高平、泽州、阳城、沁水和陵川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200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3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8万人)。辖1区4县1市,撤乡并镇后48镇26乡和10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晋城市城区。

晋城古称泽州,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东西长16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地下,蕴藏着煤、煤气层、锰铁矿、铝土矿、铜、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全市耕地保有面积284.3万亩,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小麦、玉米等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这里不仅是猕猴、大鲵的栖息地,也是拥有数百种珍贵植物的植物园。这里地处沁水煤田的南端,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6.4%,其中已探明储量273.48亿吨,占全国无烟煤的四分之一,占山西省的1/2多,被国家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这块地方水资源总量为21.4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这里植被丰富,有森林面积3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天然牧坡草地25.47万公顷,是山西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的桑蚕丝绸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区域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种养纺织经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蚕桑丝绸之乡,也是目前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这里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围棋的发源地陵川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生态环境旅游的重要景点,阳城县的漭河、沁水县的历山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阳城皇城相府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  

晋城扼晋豫之通道,区位适中,交通便捷。太焦、候月铁路纵贯本境,207国道、晋焦高速、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放眼如今的晋城大地,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增幅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2.5%,第二产业增长11.3%,第三产业增长11.5%。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153元,比上年增加了644元,增长11.3%。

200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8.31万人,户籍人口为211.16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38万人,出生率为11.27‰;死亡人口1.51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13‰,全年净增我口8728人。2002年末全市非农业人口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20.3%。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区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城市煤气从无到有,日供气能力为3.2万户,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大煤气工程完成一期工程,日供气能力达8.4万户。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新建了第一水厂,日供水能力由原来的3万吨提高到9万吨。第二水厂和郭壁引水工程竣工也已投入生产,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到18万吨,基本满足2010年城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要求。电力供应充足,年发电量103.24亿千瓦时。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3座,35千伏变电站86座,初步形成了电源和电网配套建设、协调发展的电力工业网络。全市邮电通信水平不断提高,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6.4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4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6.4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7.07万户;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0.8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8.8部/百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2年,在煤炭市场形势转好,阳电投产和大规模建设大化肥基地的共同作用下,我市拳头工业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全市原煤产量达4902万吨,比上年增长48.8%,比历史最高年的1998年增长21.9%,其中市及以下企业原煤产量为3326万吨,比上年增长54.7%;发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全年发电达到103.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6倍,一举跨入全省前列;合成氨产量再创新高,达3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7.69%;农用化肥(折纯)达到21.95万吨,比上年增长26.19%,其中:尿素产量达到14.5万吨,增长94.5%。比上年较快增长的主要产品还有服装增长2.4倍、电石2.01倍、钢49.73%、釉面砖45%、大麻混纺布43.4%、日用陶瓷38.86%、日用玻璃制品23.8%。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64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学214所;2002年末在校学生人数为36.46万人,比上年来增加2.01万人,增长5.83%;全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10.5万人,增加6094人,增长6.71%;毕业生数8.48万人,增长9.14%,其中,高等学校毕业人数174人,中专1331人;普、职中高考达线数2806人,比上年增长了52.1%,全市教职工人数3.22万人,增长1.73%;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升学率为54.9%。成人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入。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影剧院12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2002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17.1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26%,全市广播电视网络总长1.74万公里,广播覆盖率达93.15%,电视覆盖率达94.81%。全市共有调频发射台6座,实验发射机1部,电视发射台45座,电视卫星收转系统706座。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4个,其中医院46个;病床床位11125张,其中医院3546张;卫生技术人员7175人,其中医生3500人,注册护士1547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313人;妇幼保健垸(所、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513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07个,床位7212张,卫生技术人员2567人,全市已有90%以上的村拥有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00余人。   

在新的世纪里,晋城人民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以争先发展为主题,以加速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主攻清洁能源、冶炼铸造、煤化工、投融资、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开放和环境六大机制,力争到2007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宽裕型小康市;到200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行列,为加快我市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晋城经济发展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设置州府,称为“泽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设置晋城县,“晋城”之名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晋城先后归长治专署和晋东南地区行署管辖。1983年7月,改晋城县为县级晋城市。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东南地区,成立了省辖地级市晋城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   晋城市辖城区、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6个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总人口212.2万(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46.65万人,城市建成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

建市二十年里,晋城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乘改革开放春风,团结进取,奋力拚搏,艰苦创业,争先发展,晋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煤炭、电力、化工、冶铸和煤炭、电力、化工、冶炼铸造、建筑陶瓷、饮品、丝麻织品、旅游“四梁八柱”的经济格局;综合实力增强,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44.4亿元,财政总收入43.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0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78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园林城市初现雏形,86%的村实现了通油路,建成晋城至阳城、晋城至焦作、晋城至长治三条高速公路,晋城至济源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十”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已经形成;科教、文卫、人口、资源、环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环境明显改善,到2004年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气达到了192天;社会政治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安居乐业,全市上下正在朝着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文明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

二十年来,勤劳勇敢的晋城人民用汗水书写出了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用汗水构筑了太行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晋城市,已经从昔日的小城逐步发展为文化灿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以独特魅力和耀眼的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迎接明天的朝阳。

1985年,晋城市区建成区面积仅为8平方公里,街道狭窄,房屋破旧,功能不全,城市道路只有32公里,日供水能力只有3000吨,供水普及率只有30%。2004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达到了335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从零起步达到400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65%。我们的城市在20年里,首次有了公园、游园,有了广场,有了博物馆、体育馆。

20年前,晋城有75%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不通油路,全市没有一条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从晋城到长治要3个多小时;2004年,我们已建成高速公路3条,从晋城到长治仅仅50分钟,而且86%的村通了油路、水泥路。

建市以来的20年,是晋城总体经济实力提高最快的时期。1985年GDP为13.76亿元,2004年为244.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2倍,年均递增10.9%,按当年价计算增长16.7倍;1985年我市人均GDP为758元,2004年增至11148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1倍,年均递增9.99%,按当年价计算增长13.7倍。

这20年是地方财力增长最快的20年。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1.09亿元,增至2004年的43.09亿元,增长38.5倍,年均递增21.3%;1985年人均财政收入只有60元,2004年达到1965元,增长31.7倍。

这20年更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最快的20年。198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24元,恩格尔系数(即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1.99%、48.45%,也就是说收入中的一半要用来添肚子,而且只能吃饱,不敢吃肉不敢吃蛋更喝不上奶。2004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78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92%、37.84 %。

全市财政总收入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如果说改革初期的家庭联产责任制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话,经过建市20年的发展,我市整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飞跃,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市管县体制伴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南方破题。而山西省的市管县体制改革由晋城发端。

198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原晋东南地区进行“市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原晋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南5县组成了地级晋城市。这既考虑到了历史沿革、传统习惯,又考虑到了经济水平、现实条件,省委、省政府希望晋城成为山西发展的排头兵、改革的实验田。

1996年5月召开的晋城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建成全省经济强市;到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跻身中西部经济强市行列。

按可比价计算, 2004年晋城市生产总值(GDP)是1985年的7.2倍,增长速度在全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二;人均GDP年平均增长9.99%,增速位居全省第三。2004年,我市现价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646元,是全省仅有的3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市之一,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2.1%、2026元;与太原市的差距由1985年的1∶2.48缩小到1∶1.69,与阳泉市的差距由1∶1.47缩小到1∶1.05。

1985年,我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七;2001年位于太原、阳泉之后居全省第三,2004年位居全省第四。20年平均年增长15.69%,增速居全省第二。

1985年,我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第四;2004年位居全省第三。

1985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名第十,只有太原市的21.41%、大同市的43.08%。2004年,我市财政总收入与太原市的差距由1∶4.67缩小到1∶2.79,连续超过了阳泉、晋中、忻州、吕梁,位居全省第六,与人口远远超过我市的运城、大同的差距已经很小。

1985年,我市人均财政收入只有太原市的27.65%、阳泉市的44.12%、大同市的55.05%、朔州市的71.43%、晋中市的84.50%,位居全省第六。2004年跃升至全省第三;20年年均增速高居全省第一。上比,差距在缩小,与太原市由1∶3.6缩小到1∶1.84,与阳泉市由1∶2.27缩小到1∶1.11;下比,优势在扩大,比第四名的长治市高出23.89%,高出大同市33%,高出朔州市37.6%,高出晋中市69.7%,是运城市的2.23倍,是最末位的忻州市的2.93倍。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四大指标全部进入全省前列,标志着建设全省经济强市的目标胜利实现。在2001年召开的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要求太原、晋城加快发展,把晋城放在火车头之后的第一节车厢位置。年轻的晋城没有辜负厚望,给省委、省政府,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经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有个著名的判断:看来我们的发展,总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

建市20年,晋城的发展与全国的发展基本吻合。我们紧紧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期,使全市的总体经济实力连续攀上了大的台阶。

建市初的1985、1986年,我市的经济延续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良好发展势头,GDP(可比价)保持了14.6%、10.3%的增幅。从1987年到1991年的5年间,增长速度明显趋缓。5年里,GDP增长最高为9.1%,两年为7.5%,1987、1991年仅为4.1%、4.2%。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我市也进入了长达7年的高速发展期。这7年里,我市的GDP年增长速度最低为11.3%,最高为22.5%,均远远高出全国、全省的增长速度,GDP连续突破30亿元、50亿元、60亿元、80亿元、100亿元、110亿元、120亿元(均为当年价)台阶,一年的增量就相当于1985年的总量,总体经济实力登上了大的台阶。但在随后的两年,经济增长又经历了平稳期也可以说是低速期,连续两年低于8%。

2001年,晋城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扭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按照“一争两转五突破”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11445”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经济强市、园林城市、一流文明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开拓进取,奋力争先,勇于赶超,开创了我市又一个高速发展的崭新时期。2001年,我市的GDP比上年增长8.4%,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13.92亿元,增幅在全省居第二。2002年至2004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1.5%、13.5%、15.0%(可比价),现价GDP连续突破150亿元、170亿元、190亿元、24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三年迈出三大步,连续突破20亿元、30亿元、40亿元大关,三年翻了一番多,增速空前,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7.97%提高到2004年的17.63%,在经济实力大飞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的大提高。 

两个高速增长期起点不同,1991年GDP为29亿元,财政总收入为2.58亿元;2000年GDP为133.6亿元,财政总收入为11.55亿元。新世纪的高速增长,不但基数更大,而且受到了小高炉小煤矿关闭、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环保要求提高、城市建设等影响,增长的难度更大,因此就更属可贵。   今年前4个月,我市的财政总收入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四大基地、八大产业”的建设,使我市经济保持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可以预料,新一轮高速增长还将延续,晋城经济前景看好。

在建市前,晋城各县的排名习惯上为“晋高阳陵沁”,也就是在晋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南五县”,这个排名与各县的总体经济实力完全吻合。20年过去, “晋高阳陵沁”称谓依旧,经济实力却已重新洗牌,2004年排名变为泽州、阳城、高平、城区、沁水、陵川。泽州、阳城、高平进入全省前列,分别居全省第7、第17、第20位;城区、沁水位居前50名,陵川县也排在全省第77位。

就人均GDP而言,建市时的1985年,除城区略高外,各县(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排名为城区、沁水、泽州、陵川、阳城、高平,但沁水与高平的差距只有23%、114元。城区人均GDP由1985年的884元增至2004年的12700元,始终在全市遥遥领先。除地下无资源、工业基础薄弱的陵川县外,其他各县(市)你追我赶,各领风骚。1985年到1990年阳城县占得先机,人均GDP仅次于城区居第二位。1991年后,泽州县依靠发达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97年人均GDP已经高出阳城县1600元。1998年至2001年后全市低速增长,阳城县却悄然发力,4年间人均GDP增加2100元,迅速缩小了与泽州县的差距,到2004年又重新夺回领先位置。据初步测算,到2004年,阳城县人均GDP为11200元,泽州县为11000元,沁水县为8700元,高平市为7970元,陵川县为4600元。人均GDP排名变为城区、阳城、泽州、沁水、高平、陵川。阳城县、泽州县与陵川县的优势已经扩大到2.4倍。

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变化更为明显。1985年、1986年,高平市在全市位居第一;1987年至1992年,阳城县财政总收入由2267万元增至4429万元,一路领先;1993年至2000年,泽州县财政总收入由5888万元增至24293万元,高居榜首。2001年,阳城县财政总收入25538万元,超出泽州县300万元,重夺桂冠,并在随后的3年间连续跨过4亿元、5亿元、6亿元台阶,在全市遥遥领先。就在泽州、阳城龙虎相争之时,沁水、高平迅速崛起,成为近年来我市发展的最大亮点。从2001—2004,沁水县财政总收入由9043万元跃升至3549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倒数第二位,跃居2004年的全市第一;高平市的财政总收入由17816万元增至61518万元,增量居全市第一,总量已与阳城县并驾齐驱。

今年前4个月,高平市财政总收入达到42508万元,超出居第2位的阳城县8600万元,全年将保8亿争10亿。高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更加宏伟:力争财政总收入2年再翻番,追赶全国百强县。

枣庄翻译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市场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以及超过了两百亿元。原来传统的依托大学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翻译-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为数众多的北京翻译公司和各类翻译社也对整个翻译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可正是由于这些众多游击队式翻译商的存在,让整个翻译市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滑。价格正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后期审核和控制所需的费用,也不对译员进行跟踪和考核。这些行为导致部分正轨的北京翻译公司也在质量控制流程和译员水准上大打折扣。虽然价格竞争使得客户在费用上受益,可最终却为客户和整个翻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新译通上海翻译公司某负责人的介绍,某知名机电类外资集团,其主要生产和销售机电类产品,正是由于选择翻译公司的不慎,被某家庭式翻译公司的低廉报价所吸引,而将1000多页的整个产品目录交付给其翻译。最后由于质量问题,不但上万本目录书籍被报废,整个企业进入国内机电市场的脚步也被推迟了整整一年。其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以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上海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让客户受益。

 

  ◆ 我公司已设机构如下欢迎就近垂询: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