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翻译 关于我们   翻译服务   联系我们    翻译公司  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翻译-嘉定区翻译服务提供商----新译通翻译公司北京翻译公司上海翻译公司提供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嘉定区文化

[地理位置]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苏州河),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全区总面积464.4平方公里。现辖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及菊园新区,户籍人口50.5万。

[建置区划]

嘉定区前身为嘉定县。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1月),析两浙西路平江府昆山县东境的临江、平乐、安亭、醋塘、春申5乡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名,设治于练祁市(今嘉定镇)。嘉定十一年八月,上述5乡依次易名为依仁、循义、服礼、乐智、守信。今上海大陆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北为该时县境。建县以后几易隶属,曾隶苏州府、太仓州、境域亦屡有变动。

1958年1月起由江苏省改隶上海市。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以原嘉定县的行政区域为嘉定区的行政区域。1993年4月撤县建区工作完成。

2001年,全区辖南翔、安亭、娄塘、马陆、徐行、华亭、外冈、黄渡、江桥等9个镇和新成路、真新新村、嘉定镇等3个街道,以及嘉定工业区和菊园新区。户籍总人口50.5万。

[气候]

嘉定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春暖、夏爽,年平均气温约16.8度,年降水量约1170毫米。年日照时数约1740小时。

[基础设施]

嘉定区交通便捷。嘉定镇离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30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上海火车站、张华浜国际集装箱码头均在25公里左右。有铁路沪宁线、沪杭外环线过境。南翔站是全国铁路特等编组站,也是上海铁路枢纽的心脏,其综合自动化程度为国内一流。境内公路总长700多公里,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公里。主要公路有沪嘉、沪宁高速公路,沪宜公路(204国道)、曹安公路(312国道),还有宝嘉公路和外青松公路2条市道等。北嘉线、北安线、嘉杭线、嘉温线等50余条客运线路分别连结上海、周边区县、区内各镇及杭州、温州、苏州诸地。有航道22条,通航里程212.5公里,其中境内市级航道蕴藻浜长19.4公里。

嘉定区的通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信能力亦为国内领先。198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县电话自动化,1994年实现全区电话交换程控化和 传输数字光缆化。1997年全面建成区镇电视会议网络,并建成“上海热线”站点“今日嘉定”因特网站。1998年建成电话区并增设“嘉定之窗”和“新联网络”2个网站。1999年建成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ATM宽带网。2000年建成并启用嘉定信息大楼。是年,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万门,电话用户逾19.26万户,电话主线普及率达43%;长途电话接通率达60%,市话忙时接通率达77%。

嘉定区电力、燃气、自来水供应充足。石洞口电厂和华东电网保证了生产和生活用电。安亭煤气厂和与市区连网的嘉定煤气柜满足了用气的需要。1997年全区民用燃气实现全气化,城镇和农村气化率分别达98%和90%。同年,墅沟引水工程的竣工,进一步改善了嘉定镇地区的饮用水水质。

[城区建设]

嘉定历来经济发达,多项经济指标连年居上海各区县前茅。高科技园区、经济小区星罗棋布,工业集聚效应日趋显现。中国第一辆上海牌轿车、桑塔纳轿车均在安亭诞生。近年来,陆续形成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租赁等汽车相关产业。

嘉定全区注重宏观经济环境的有利变化,把握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的发展时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社会经济秩序稳定规范,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嘉定是著名的汽车城。2001年,规划建设集汽车研发制造、汽车贸易、汽车科教博览、汽车物流、汽车文化旅游和汽车服务等综合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全面启动,凸现汽车主题的上海国际赛车场、同济汽车学院、上海汽车工业质检中心、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已经建成,汽车会展中心、汽车博物馆、汽车城大厦、汽车博览公园、德国风貌的安亭新镇等也正在建设中。

作为上海西北郊工业重镇,嘉定近年来贯彻“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与大都市郊区地位匹配并具有明显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嘉定工业结构渐趋合理,已形成汽车及零配件、通信电缆及设备、电子电器、精细化工、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一批支柱产业。200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873.6亿元,连续多年名列上海市郊各区县前列。

嘉定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建成了上海市轻纺市场、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上海嘉定胶合板批发市场、上海装饰市场等一批大型翻译-市场;规划面积5000亩的上海西北物流江桥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旅游、房地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嘉定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嘉定不断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加快了嘉定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步伐。嘉定按照“重新安排山河”的理念描绘新一轮发展蓝图,已制定 南、北、西、中“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南部是以生活服务、现代物流、翻译-性市场为主的“三产”综合发展板块。北部是以汽车零配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板块。

嘉定按照“重新安排山河”的理念描绘新一轮发展蓝图,已制定 南、北、西、中“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南部是以生活服务、现代物流、翻译-性市场为主的“三产”综合发展板块。北部是以汽车零配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板块。西部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板块,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商贸、博览、研发等为主要功能,将建成国家级汽车产业高地,以及极具特色的现代化的安亭新镇。中部是嘉定新城板块,是集文化教育、科研培训、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区。 在坚持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同时,嘉定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以嘉定新城的规划建设为新起点,嘉定正在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明开放、人文生态和谐、适宜人居的新城。
嘉定区经济发展:

“十五”计划后三年2003~2005年,是实现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嘉定经济社会大发展、实现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基本建成,三个基本形成”的重要战略发展阶段。按照区委对嘉定未来发展所提出的总体思路,结合“世博会和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五个调研课题成果,研究制定本纲要。 第一部分 形势与任务

 一、嘉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发展为目标,以稳定为前提,紧紧抓住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嘉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2002年全区实现增加值21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7.6亿元。工业经济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完成工业总产值733.2亿元。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1.8%。农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粮经比例由1997年的63∶37调整到2002年的30∶70。 ——国际汽车城建设顺利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吴淞江大桥、墨玉南路等“四路一桥”全线贯通,安亭污水及垃圾综合处理厂等工程有序推进。各大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海国际赛车场、安亭新镇、核心贸易区、同济汽车学院、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园区建设全线推进。F1赛事准备有序进行,周边市政配套建设全面展开。汽车城招商引资初显成效,多家中资企业以及外资区域代理企业正式签约入驻。 ——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优先发展,区域性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完成环城河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开展了道路、河道、大气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实现市级园林城区和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创建目标。 ——外向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从2002年开始,全区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引进合同外资14.1亿美元,实到外资4亿多美元,创造历史新纪录。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02年底全区共有私营企业23994户,注册资本达224.4亿元。外贸出口实现稳定增长, 2002年完成外贸直接出口17.1亿美元,是1997年的2.8倍。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到2002年底全区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3100家。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完成区中心医院等新改建工程,市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嘉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够,土地供应和集约用地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规划滞后于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投融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动态创新需有效突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加快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 

二、嘉定新一轮发展三年行动纲要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003~2005年是嘉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紧紧抓住上海战略重心向郊区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围绕上海国际汽车城和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园区建设,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教兴区为总战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体制转轨、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后三年嘉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国际汽车城;基本形成具有特大城市郊区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嘉定新城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布局,城乡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市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良好。主要指标: ——全区增加值年递增23%,到2005年达到400亿元; ——全区工业总产值年递增23.4%,到2005年达到1300亿元; ——全区三年合同吸引外资总额达到60亿美元,每年新增民营注册资本100亿元; ——全区城镇建设初步达到中等规模城市基本标准,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8%。 第二部分 重点领域行动目标与措施 一、产业发展

 (一)实施原则 充分发挥上海国际汽车城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融入和参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基本建成国际汽车城。按照“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全面推进工业新高地建设,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促进不同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

(二)产业布局 着眼于培育和壮大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四大功能区建设,注重城市功能的培育、整合、完善、提升,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中部突出发展以房地产、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特征的嘉定新城,西部重点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集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汽车研发与科教、汽车贸易和物流、汽车竞技与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汽车城,南部着力发展以特色文化居住、现代流通商贸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级商贸中心,北部加快建设以汽车二次零部件、环保、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行动目标 抓住国际汽车城建设和世界制造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环保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到2005年,使57平方公里嘉定工业区和40平方公里国际汽车城产业园达到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功能形象初步显现、产业发展初现规模的建设目标。围绕国际汽车城、F1赛车场和轨道交通R3线建设,加快发展房地产、物流、旅游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基本形成嘉定新城商业商务中心和南翔、江桥真新、安亭三个地区级商贸中心。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建成若干个具综合功能的林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农业经济职能和社会生态职能的协调统一。 

(四)主要措施 1、牢牢把握国际汽车城建设与拓展、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园区建设等有利契机,进一步壮大特强产业,拓展制造业产业链,在西北部地区加快构筑“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 (1)加快市级工业区建设。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理念,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实施北部32.4平方公里核心区,确保2003年底前,基本完成胜辛北路、城中北路、北和路、沪嘉浏高速公路朱家桥匝道汇源路景观大道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形成招商能力。采用易地迁建、流转托管的方式,加快农民动迁工作,降低动迁成本,缩短动迁周期。通过参与型、控制型、利用型等方式,加快北区各种资源的整合,积极引入园中园、城中城、区中区建设开发模式,促进园区突进式发展,提高园区的规模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台商工业园、光电子科技产业园的综合优势,加快市级工业区南区整合,重点引进一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组织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 (2)加快汽车城产业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政府主导的管委会和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公司。加紧完成产业园各项规划和策划工作,纳入国际汽车城范围,享受汽车城各项政策。启动4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国际汽车城品牌效应,吸引国内外大型汽车集团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到园区落户或建立“园中园”。拉大汽车产业链,沿产业链上下延伸,加强研发和流通环节,使汽车产业链从“纺锤型”向“哑铃型”转变,真正凸现嘉定工业“一业特强”的长远战略。 (3)加快南部各镇工业区的优化整合。实施南部工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有选择退出,集中发展集约型现代都市工业。积极实施南北联动政策,南部工业项目逐步向北部市级工业区集中。 2、依托国际汽车城、嘉定新城和南部城市化地区,对全区第三产业进行重点布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实现我区第三产业量的飞跃和质的提高。 (1)加大国际汽车城第三产业开发力度。积极参与汽车城核心贸易、文化旅游、科技博览、汽车服务和汽车物流等五大功能的开发,加紧实施汽车城综合服务业配套。 (2)积极打造嘉定新城现代商业商务中心。实施 F1赛车场周边配套服务业规划建设,注重业态结构与赛车场公司实施的2.8平方公里二期工程保持良性互动,适度错位,形成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商贸、休闲旅游、娱乐等行业集聚的三产核心区,最终建立起与中等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商业中心和中央商务区。 (3)加紧R3线沿线综合开发建设。完成沿线站点三产规划布局,按照轨道交通平均1~1.5公里的辐射半径,对8个站点周边地区实行严格的规划控制。通过R3线带动房产开发和商贸服务业,形成第三产业的成片开发区。 (4)实现南部各镇三产突进式发展。南翔地区依托“格林风范”等高档住宅区的规划建设,积极吸引区外较高层次的居民入住,并适时实施各种商业业态的配套,最终使这一地区成为白领居住、消费集聚地。江桥真新地区积极承接市中心区的辐射效应,围绕国道经济和已经形成的城市化地区,通过实施曹安商贸城、江桥物流园区、江桥新镇建设,使之成为业态齐全、设施先进、人气旺盛的市中心繁华商贸延伸区。安亭地区重点围绕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建设和老镇改造,重点发展商业、现代物流、商务、房产、旅游等,成为汽车衍生服务业集中区。 (5)激活房地产市场。强化土地储备机制,加大房地产招商力度,形成房产开发高潮,到2005年,全区开竣工商品房45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近期重点实施菊园新区、南翔“格林风范”和江桥新镇,集中开发建设一批面向中高档消费群,具有国际中心城市水平、新世纪特征、现代特色的房产精品。 3、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嘉定农业的竞争力,使农业加速融入城市经济,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取得实效。 (1)积极发展以造林增绿为主的生态农业。全面调减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每年发展林果1.5万亩。重点实施北部嘉宝片林和南部江桥森林观光园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区道路、河道两侧和沿高压走廊种植各种绿带和绿地,进一步优化全区的生态环境。 (2)积极发展以繁育良种为主的种源农业。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切实抓好优质农副产品的育种保种工作,扩大在外省市的种养范围。切实抓好区内现有种源基地场的建设,提高农产品开发和培育水平。切实抓好苗木基地建设,提高区内苗木自供比例。 (3)积极发展以旅游、休闲为主的体验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综合开发为目标,充分发挥现有农业基地的旅游、休闲功能,在北部地区规划建设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经济开发区。

二、城镇建设 (一)实施原则 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从全局的角度、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全区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集约化、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二)行动目标 以建设“有产业支撑的、人口在50~80万的中等城市”为战略目标,适应嘉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到2005年,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形成以嘉定新城为核心和灵魂的四大功能区框架,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主要措施 1、优化区域发展规划体系。从全区整体化发展角度重新调整和确定城市布局,完成全区发展战略规划、四大功能区分区规划、全区基础设施翻译-规划,以及轨道交通R3线沿线地块、F1周边地块、北部制造业基地、汽车城产业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启动100平方公里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将东至浏翔公路、南至宝安公路、西至嘉松公路、北至宝钱公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区域整体纳入嘉定新城范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构筑新的嘉定城市中心,增强集聚、扩散和辐射功能。按照与中等规模城市标准相匹配的原则,全面加快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以菊园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房地产开发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成区由内向外的拓展,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按照“只拆不建”的原则,稳步推进嘉定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形成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3、加快建设安亭新镇。到2005年,全面完成第一期2.4平方公里开发,并最终将安亭新镇建设成为面积达5.4平方公里、有丰富文化底蕴和完整经济形态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特色城镇。基本完成安亭老镇改造,并在建筑风格及功能设置上注重与新镇乃至整个国际汽车城的相互衔接和补充。 4、加快建设江桥新镇和南翔星城。到2005年,确保江桥新镇一期竣工25万平方米商品房,南翔“格林风范”居住区一期竣工30万平方米商品房,基本完成南翔老镇区改造,使两个地区成为市中心区的辐射区和延伸区。 5、加快建设动迁农民现代居住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北部地区规划建设若干个可容纳4000~5000户农户的现代居住区,按照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进行配套建设,充分体现现代居住区的风格和风貌。 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F1赛车场周边环境整治,为国际汽车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增公共绿地388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1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完成区级骨干河道和重点区域水系综合整治,河道综合整治率90%。大气环境质量2级以上的天数稳定在95%以上。继续巩固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噪声达标区的建设成果,建成基本无燃煤区。 7、加强城市管理。组建城市综合执法中队,强化以市容环境卫生为重点的城市执法管理。实施环卫作业和管理的分离,健全城市道路、公路、环卫、绿化的养护作业市场积极推行招投标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一级市场,全力推进土地供应方式的改革,健全土地收购、储备、转让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 (一)实施原则 以推进四大功能区协调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线,围绕上海国际汽车城、制造业基地和大型房地产开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快以全区性的道路交通、上下水、环保、电力、燃气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与中等城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 (二)行动目标 加快构筑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综合路网密度达到1.2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占27%以上。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2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80%。自来水日供应能力40万立方米,农村地区基本纳入城市供水范围。生活垃圾日综合处理能力达到500吨。 (

三)主要任务

 1、加快构筑“三纵三横加三环”的城市道路新框架。确保轨道交通R3线尽早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公共交通配套规划并与R3线同步建成,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互为补充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配合市政府完成郊环北段和嘉金高速公路一期建设,在区域内形成“中”字形高速公路布局。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结构,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使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路网均衡、协调发展的道路系统。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公路108公里,完成公园路、桃浦路、塔城路延伸和赛车场场外道路、冈峰公路等道路建设。完成铁路道口“平改立”建设。 

2、形成三大供水系统。完成全长14.5公里的原水输水管复线建设。完成日制水能力20万立方米和12万立方米的永胜水厂和安亭水厂扩建,其中安亭水厂日供应优质水的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全区新增日供水能力14万立方米,达到40万立方米。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和胜辛路、胜辛北路、城中北路、澄城路等输配水管网。加快归并镇级、村级水厂,改善农村地区的用水条件。

3、形成三大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快完善汽车城和嘉定新城的污水收集系统,建成日处理能力各为5万立方米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污水处理厂和嘉定污水处理二厂。完成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以及黄渡配套工程建设,完成江桥地区污水收集系统扩容。

4、形成覆盖全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在全区3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配置生活垃圾减量或分类收集装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0%;建成日处理能力500吨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垃圾综合处理厂,所有建成区和农村的垃圾基本得到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建立与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相配套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 

5、优化电网结构。未来三年内,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若干个220KV主网架、110KV骨干网架及数十个350MW机组,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电需要。 6、大力推进燃气管道化进程。加快完成覆盖全区的天然气输配系统的规划编制,与“西气东输”天燃气工程相衔接。建设北部地区天然气主管管网,加快煤气管道改造,到2005年使我区三分之一的地区接通天然气。 四、社会事业发展 (一)实施原则 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打造现代化城市文明新形象,提升人口素质和区域品位,构筑与嘉定城市化战略目标和产业布局调整相匹配、与嘉定经济发展相适应、资源配置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社会事业新格局。 (二)行动目标 以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构建和完善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多元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以医疗与疾病预防为重点,构建和完善预防、治疗、康复和公共卫生相互促进的卫生服务体系;以群众文化活动为重点,构建和完善广播电视、文化旅游、文化市场等互通兴旺的文化事业体系;以全民健身为重点,构建和完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广泛融合的体育发展体系。 (三)主要措施 1、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现代化教育发展新格局,使我区各级各类教育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1)切实抓好基础教育。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和毕业率达到10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学升学率达到90%以上。完成全区相对薄弱初中改造,扩建李园中学,新建竹园小学,加强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到2005年,全区优质高中就学率达到50%。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品牌学校,构建嘉定基础教育合理的梯次。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水平,使嘉定教育的整体质量达到全市郊区最高水平。 (2)引进、重组、优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到2005年,建成一所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一所市级地方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引进4~5所市级高等职业学院。围绕四大功能区建设,西部依托同济汽车学院建立汽车及相关产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北部依托现代制造业基地建立高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南部依托现代服务业建立商贸物流人才培训基地,中部依托上海科技学院和在地科研院所建立高科技、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嘉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办学教育新框架。在菊园地区迁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科技学院,引进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各级各类学校,与现有的嘉定一中、民办嘉一联校、民办远东学校相融合,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园区性教育基地。

 2、初步建立由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中心构成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卫生综合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全区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9.5岁。

 (1)基本实现卫生资源合理布局。新建区牙病防治所,改建区中医医院,在嘉定新城形成综合与专科结合的区域医疗中心。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一所高等级中外合资综合性医院。在北部地区选址建造康复医疗中心。吸纳社会资金实施南翔医院改造,强化二级医院功能开发,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2)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疾病预防和控制应急体系建设,设置安亭救护分站。建设区卫生监督所及分所,强化卫生监督和依法行政。全面实现镇、村卫生机构的一体化管理,转变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疾病康复、健康促进、卫生防疫等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到2005年前实现国家卫生区创建目标。                                                  (3)提高医疗服务整体质量。加快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引进竞争、激励、风险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按绩定酬等制度。积极引进区外先进医疗管理体制和医疗技术,创立嘉定医疗特色品牌。 

3、建立与城市化进程相匹配、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吻合、与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开放型文化体育体系。到2005年,全区各镇、街道均具有一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设施。 (1)完成陆俨少艺术院二期和中国科举博物馆建设,做好区文化馆、区图书馆规划和建设方案并启动建设,优化嘉定文化资源配置,树立教化嘉定传统文化品牌,进一步树立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2)以国际汽车城主题公园建设、FI赛事为契机,通过汽车博览、展示、体育,树立中西融通、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体育品牌。                                                         (3)结合城市化建设,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启动嘉定体育场二期工程,规划建设温水游泳池和多功能文化体育娱乐相结合的体育娱乐中心。                                                     (4)完成电视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整体改造,达到摄录、制作、播出的全数字化,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达到市郊领先水平。                                                                 (5)提高现有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效益。开放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第三部分 体制创新与机制保障 

一、创新财政管理体制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逐步构建符合嘉定实际的公共财政框架,为嘉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在2003年推行部门预算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逐步扩大部门预算改革范围,直至在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部实施。继续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如将大部分工程类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并加快推进乡镇政府采购工作。配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拨付工作的开展,建立必要的“嘉定区财政资金收付中心”,将财政性资金管理全部纳入结算中心管理,逐步实行国库单一帐户拨付制,有效控制财政性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分配“阳光工程”。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细化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使各项财政政策效应尽早体现并达到最大化。继续完善汽车城建设专项基金和“一业特强产业发展基金”,拓展基金的来源渠道,扩大专项基金规模,支持上海国际汽车城开发建设和特强产业的发展壮大。设立试点园区专项基金,支持市级工业区建设和招商引资。 

二、创新投融资体制 1、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制定政府投融资管理制度,设立政府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统一决策和管理政府投资。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逐步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代建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运营管理和建设监管机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投融资主体体系。用2年时间完成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建立起适合我区经济发展的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主体体系(包括4家区直属投融资控股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并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和市场运作方式,尽可能吸收社会资本参与。 3、完善投融资渠道体系。建立政府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信贷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和外资、民营资本融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实现财政资金的放大。到2005年将政府直接注资和建立举债机制为主的融资方式转变为以市场化融资为主,实现政府、银行信贷和社会投入资金 10%∶50%∶40%的目标。 4、确定重大项目投融资原则。在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公益事业相关领域实施合作经营、委托管理、特许经营等投融资体制的创新试点。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方面,推行城市道路、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非经营性项目的代建和委托管理;实行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准经营性项目的BOT、特许经营以及燃气、公共交通路线等经营项项目的经营权招标、拍卖。在高科技和支柱产业等竞争性领域,建立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 5、完善投融资保障机制。建立区镇两级投资联动机制,逐步确定区镇两级投资联动项目的实施范围、实施原则和实施程序。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化投资服务体系,在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法律等领域积极鼓励中介机构参与。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合理分工、密切配合、运转协调、依法监督的投融资宏观调控体系。

 三、创新招商体制 1、创新招商方式。 依托我区优势产业开展翻译-招商。围绕汽车零部件、光电子、IT产业开展专题招商,突出产业特色,吸引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嘉定,从而快速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中介招商,延伸招商触角,拓宽招商网络。加强与市政府各有关涉外机构、外国政府机构驻沪办事处及其领事馆、行业协会、跨国公司驻沪办事处、涉外中介咨询公司等机构联系和合作,加快形成由区、镇、工业区、企业集团和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构成的多层次招商网络构,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信息优势,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拓宽招商信息面。 探索园区式、市场化招商。积极采用园中园、区中区的模式,按功能定位开展园区式招商,集中吸纳同类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在区级层面和各工业区成立翻译-招商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形成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壮大招商力量,提高招商的效率和质量。 2、创新招商机制 完善用人机制。通过提高招商人员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完善分配和业绩挂钩的机制、架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等途径,结合运用市场机制,广纳贤才,提高招商人员的层次,合理招商人员的结构,形成招商人才流动机制,造就业务精通,形象良好,服务一流,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招商生力军。 优化考核机制。根据招商引资的特殊性,每年的基数设定为零,对招商引资的总量进行考核。根据引进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密度、技术含量等方面,对引进项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创新政策体系。深化、细化市政府降低商务成本的盆地政策和“点球”政策,积极制定适合我区发展实际的各项政策,增强投资吸引力。 3、创新招商服务 加快规划建设首期控制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出口加工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通关服务,加快通关速度,降低流通成本。推出建厂房一条龙服务和厂房按揭服务,缩短厂房建设周期,减少企业建厂的投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建立大项目协调机制,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搭建资金、信息、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实施试点园区投资环境的收费政策,对园区内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政策,切实降低商务成本。 

四、创新科技与人才机制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整合、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产业化三个层次上集成力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的结合。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抓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与名校、名企、名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开放流动、合作双赢的国内外科技合作新局面。以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为依托,大力引进民营科技企业,培育高销售、高利润、大规模民营科技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集约化的格局,并以此为基础,促进信息产业化步伐。 推进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和提高嘉定综合竞争力为中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创新引才引智和人才培育机制,健全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公共人事服务规范化进程,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构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赛马”机制,形成优秀人才、人尽其才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五、创新社会保障机制 继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实行社会保障与土地、户籍互换联动,提高保障水平。积极引入以土地换保障新机制,完善征地养老和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大力发展和完善商业保险,规范保障基金的运作,实现基本保险社会化、补充保险市场化。进一步健全“一口上下”运行机制,着力构筑覆盖面广、政策协调、手段先进的社会救助体系。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监督调控和服务管理四大支撑体系,建立起以“一个核心、四个体系”为构架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六、创新社会稳定机制 整合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体制,建立覆盖全区、高度权威的维稳领导机构。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政治安定。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各类信访问题,为社会稳定把好防范第一关。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完善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和维稳信息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三级维稳信息网络,落实防范和控制措施,提高预警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完善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故事件,快速化解,依法果断处置。完善依法管理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依法治区进程。

嘉定区翻译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市场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以及超过了两百亿元。原来传统的依托大学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翻译-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为数众多的北京翻译公司和各类翻译社也对整个翻译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可正是由于这些众多游击队式翻译商的存在,让整个翻译市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滑。价格正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后期审核和控制所需的费用,也不对译员进行跟踪和考核。这些行为导致部分正轨的北京翻译公司也在质量控制流程和译员水准上大打折扣。虽然价格竞争使得客户在费用上受益,可最终却为客户和整个翻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新译通上海翻译公司某负责人的介绍,某知名机电类外资集团,其主要生产和销售机电类产品,正是由于选择翻译公司的不慎,被某家庭式翻译公司的低廉报价所吸引,而将1000多页的整个产品目录交付给其翻译。最后由于质量问题,不但上万本目录书籍被报废,整个企业进入国内机电市场的脚步也被推迟了整整一年。其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以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上海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让客户受益。

 

翻译地域

港澳台地区:          香港 澳门 台湾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番禺区花都区

深圳市:宝安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龙岗区

翻译强项

陪同口译现场翻译同声传译新闻发布翻译新闻发布口译商务谈判翻译商务谈判口译大中型会议翻译大中型会议口译中文翻译英语中文翻译日文中文翻译韩文中文翻译德文中文翻译法文英文翻译中文日文翻译中文韩文翻译中文德文翻译中文法文翻译中文法规条例公约判决书翻译公文合同章程协议公证书标书翻译资产评估地产评估审计报告无形资产评估可行性报告土地评估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人事财务销售市场公函年报证券投标技术规范信息技术操作说明书招标投标书商业计划书信用证操作手册信函企划意向书简历邀请函简报营销资料培训资料大型项目招标书产品说明书目录手册安装手册使用说明书工程标书技术标书商业标书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经济贸易个人简历入学申请求职申请学历证书户口本证明材料公证书签证推荐信往来信件委托书国际证明 等翻译。

客户群体
美国通用汽车  三星  科勒  日本小松 上海宝钢集团  卡西欧 法国标致雪铁龙阿尔斯通 更多...

 

翻译资料

  ◆ 我公司已设机构如下欢迎就近垂询: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